皮膚是人體最大的「器官」
皮膚演化出角質層、各式偵測器,提供了保護、感覺、調節、屏障等功能
一層防水又能感應環境的「高科技外殼」,能隨時調節自身以適應冷、熱環境

皮膚是動物登陸時的一個關鍵演化,人體的其他器官從未真正踏上陸地
有了皮膚的保護,五臟六腑才得以繼續”浸泡在水中”
皮質小人(cortical homunculus)
這幅詭異的形象,其實是一張「神經地圖」,映射出人體各部位在大腦中的神經份量
巨大的雙手、誇張的臉與嘴、瘦小的身軀
越大的部位擁有更多神經連結,代表感官與運動功能越發達
能感受到更精微的變化、進行越精密操控
皮膚還構成我們區隔自己與外界的「界線」
例如:雙手、面部,遠比身體四肢還要靈敏
這幅不成比例的畫像--大腦中的侏儒,揭示了大腦如何看待身體
以及能夠看出所該部位,在腦中大略對應到的位置
大腦為了快速的接收、應對這整個世界的複雜變化
會將重要的訊息快取起來、總結成摘要,將事情以能夠解釋的方式儲存下來成為記憶,形成自我意識
(大腦目的是快速摘要,不管總結的結論有多誇張、不合邏輯)
因為大腦所接受的資訊都是從視覺、聽覺、皮膚等外在感官而來
所以大腦很容易被欺騙
以前太小看皮膚的作用了
皮囊的記憶+大腦神經網路,就構成「自我的延續性」。
繼續探討下去就是哲學、自我意識的思考了。
發佈留言